清华大学政治学系主任、教授杨雪冬在“中国式现代化与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”研讨会上发言指出:
政治学在当代中国的发展深受四个重大变化的影响和塑造:
第一,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持续变动,各类不确定性不断涌现。不同类型、规模的政治体都被置于“无影灯”下,经受着深刻的考验。政治学能否为政治实践、政治生活的更新提供所需的资源,既是学科彰显的机遇,也是学科更新的挑战。敏锐地把握这些议题,引领和塑造研究议程,持续供给必要的知识,是中国政治学产生更大国际影响的良好契机。
第二,当代中国的发展进入新时代,经过探索改革巩固,当代中国制度体系基本架构和主要内容已经确定,正在走向成熟定型,持续发挥和提升国家治理效能成为制度运行的主要目标。这些变化为政治学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更为稳定的制度条件、更为明确的研究对象。因此,对中国政治制度和政治实践进行系统的学理研究,既是中国政治学者必须承担的责任,也是学科发展的根本任务。
第三,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,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不断更新迭代,政治学发展的方法驱动更为明显。借助大数据技术,我们可以对政治事件发生的因果机制、政治行为的内在机理、政治关系的形成和变动等问题进行更生动的刻画和深入的分析。加之中国作为一个超大规模的“数据国家”,为研究方法的创新、研究议题的拓展提供了天然条件,既有利于中国政治学学科体系的发展,也为中国政治学在国际学界中实现“弯道超车”提供了有利条件。
第四,随着政治学学科目录的“瘦身”与政治学高度相关的新学科的设立,政治学面临着如何保持本学科完整性、提升学科整体水平,如何发挥对相关学科的支撑、渗透作用的双重任务。实现双重任务的良性互动、相互增强,就能确保政治学在学科体系中的基础地位和持续影响。
政治学必须通过主动求变、自我更新、拓展融合,在国家要求期待与学科发展规律之间找到良性互动点,不断巩固基础学科的地位,发挥实践导向学科的作用。
来源:北京日报客户端10-7
杨雪冬:维多利亚vic119中国线路政治学系主任、教授